美国侨网(大费城)
  • 首页
  • 关于我们
  • gppac
  • fpcs

中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图片
   (综合讯)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务学院、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联合举办的首届“中-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美国、香港以及中国内地的160余位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学者、专家和一线医务社工人员参加了会议。以“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专业使命与战略地位”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教授主持。中国卫生部医政司焦亚辉处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Tim Sutton、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张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务学院院长理查德盖勒斯(Richard Gelles)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出了由该系教授和宾大医院的二十余位医务社工的学者、一线医务社工组成的代表团。他们分别介绍了美国医务社工赖以存在的医院制度环境、医疗保障制度环境,进而详细介绍了美国医务社工在多个医院工作领域的职能、角色和工作模式,不仅描述和分析了医院的门诊服务、住院服务、急诊服务、社区服务等各个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医务社工的角色和作用,而且还结合具体的病种分析了医务社工在医疗服务整合中的功能和影响,例如医务社工如何参与心身疾病的整合服务、如何参与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之间的整合服务等等。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城市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香港的一线医务社工也介绍了香港的经验和工作模式。
   在讨论会中,宾大社工系黄燕玲教授及宾大医院社区精神健康中心社工刘郭雪兰共同主讲美国社区精神健康历来的演变及现今个案管理的模式,基于身心健康的理念如何在药物和心理辅导之下提高患者的优质生活步上康复路途,希望能达到“今日是我的病患而明日是我的同事”。
   在这两天会议的讨论中,中美双方得到初步了解双方在不同的体制如何提供社区精神服务,宾大愿意与中方合作研究一个模式适合中方的体制来为病患服务。研计会圆满结束,并在短期内中方进行筹办明年第二届的会议,预定在上海、成都或广州举办。在会议结束后第三日宾大团队视察北京第6号精神病院,第四日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金同玲副处长、杨小川和胡瑞荣处长。讨论将来中美合作、交流和为中方陪训更多社工工作人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